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人能交五险一金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个人能交五险一金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人可以去社保局缴纳社会保险吗?
个人是可以去社保局缴纳社会保险的。
灵活就业人员或自由职业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具体办理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而异,但通常需要准备个人***、户口本、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以及申请书等材料。
具体要求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或者找专业的社会保险代办机构协助办理。
另外,挂靠单位参保是以人力***公司的名义去购买,需要个人与人力***代理公司签订代理合同,提交相关资料,缴纳社保费与服务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政策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个人是不能直接到社保局缴纳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险一般是由雇主代为缴纳的,而个人可以通过就业单位或自主参保的方式进行社会保险的缴纳。
如果个人是自由职业者或没有雇主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向社保局进行个人参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参保需符合相关条件和规定,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厂里上班五险一金自己每个月要交三百多,养老保险真的划算吗?
厂里上班五险一金,自己要交300多,养老保险划算吗?我可以告诉你划算的,并且是很好地。
1.养老保险是国家的一种很好地特殊政策,是为了给广大人民一个老有所养的一个平台。
2.自己交300多应该是养老和医疗以及住房公积金的合计数,你放心,个人交的没有单位交的多,理论上你是赚的。公积金扣你100元,单位给你补100块,你肯定赚。养老保险是 个人8%单位可能是17%或者20%,你还是赚。医疗保险,你交的钱还在你卡里,单位还给你补2%,实际中你一点不亏。
3.人总得***设自己活得久,只要你活得久,那么你就离不开衣食住行,靠子女养老其实不一定靠谱,还是自己有一个固定的收入比较好,自己科一给他们,也可以不需要他们的接济也能活着。并且医保缴费20年,退休之后就不要再交了,终身享受医保政策。
肯定是划算的,因为
1.个人所缴纳的这三百多块钱不仅仅包含养老保险,它还包含医疗保和失业保险。同时还绑定了个人不需缴费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从缴费比例上讲,养老保险缴费单位占20%,个人所缴纳占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占10%,个人缴费占2%;失业保险单位缴费占1%,个人缴费占0.2%。相当于单位以社保的形式多给了你这一部分钱,只不过要到你以后退休了才能够体现出来。
3.从关联性讲,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必须随单位参加,而且单位缴纳也是五险同时缴纳,不可单独缴纳一项。
综上所述,不仅仅是养老保险划算,其他的险种对于个人来讲生活更加有保障,国家为保证单位职工利益,强制要求单位必须给员工缴纳五险,否则是犯法行为,可申请劳动仲裁
粤省事如何交个人社保?
1.使用微信搜索“粤省事”进入粤省事小程序;
2.进入小程序后,在小程序主页中向下拉,点击常用服务中的“税务”;
3.在跳转页面中点击登录后,即可查看可办理的税务种类,在此页面中点击“城乡居民社保服务”;
4.在跳转页面中点击“城乡居民社保费清缴”;
5.确认个人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即可查询到本人应缴款项及金额,点击缴纳即可
个人缴纳社保,可以开***吗?
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社保能开***的,社保缴费凭证是参加各类保险在缴纳保费后所取得的缴费的收据或者***。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收据和缴费的清单。 重要提示
1.本凭证是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权益记录,是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的重要凭证,请妥善保管。
2.当您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动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个人账户储存额按规定继续计算利息。到新就业地参保时,请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示本凭证,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3.本凭证如不慎遗失,请与填发此凭证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申请补办。联系方式可到任何一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 一般情况下,在社保缴费会有相关单位出具一个社保缴费证明。但是社保的财务制度有以下几种,随收即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 社保的作用就是帮助公民面对某些社会风险如:失业、疾病、事故、衰老、死亡等,或是保障基本得生存***如:教育、医疗等。 根据社保的这些特点和各人的社保缴纳状况不同等等因素,社保局就需要出具相应的费用缴纳清单,这样也有利于社保局对社保做出相应的准确的管理。 缴纳社保证明是指由社保局出具的缴费清单,详细载明社会保险投保人的电脑号、身份号、参保起止时间及缴费金额。社保证明必须由社会保险电脑系统打印出来并加盖社保局公章才有效。
个人缴纳社保,是不需要开***的,只需要你到社保中心开具社保缴纳凭证一样可以证明。 一、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 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都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承担该项法定义务。
我今年47了,想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参加社保,还划算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今年47岁,想以灵活就业的形式来参加社保还划算吗?首先47岁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参加社保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就算你之前没有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那么47岁这样一个年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还有将近13年或者是14年的时间,那么我们知道养老保险的一个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所以说你仅仅离最低缴费年限15年,差个1~2年的时间。
那么差这个1~2年的时间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延迟退休,也就是说你在61岁或者62岁的时候,就可以满足累计交费15年的一个要求和标准,然后就可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了,所以说现在这个年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确实还不晚,当然我还是建议你去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因为毕竟职工养老保险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如果说你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不论男女,它的统一退休年龄都是60周岁,所以说,对于女性来讲,实际上还不如去参加这个职工养老保险,因为也都是60岁退休,所以说也没让自己能够提前领取退休金的待遇,那么还不如去参加这个职工养老保险,因为毕竟职工养老保险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退休金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我今年49岁比你大两岁,没有社保,去年冬天才办理了灵活就业社保,按照最低档的60%,交费需要7400多元,在给银行交费时,我犹豫了,因为要交够15年,才能领取最低养老金,根据现在的政策,还不能一次性补交,只能一年一年交进去。
我不放心,找了几个人力***公司,想咨询一下,是不是挂靠在他们名下,让公司代缴更划算。结果公司人了解我的年龄以后,他们劝我不要交啦!因为年龄太大不划算,,要到64岁才能领取,而且挂靠公司交费,按职工养老保险来缴纳,比起灵活就业社保,费用更高,最低档的60%,也要1万元,只是以后的退休金能比灵活就业社保高一点。
我不甘心,想起以后年老没有退休金,给儿女添负担,让儿女嫌弃,不如自己趁着年轻时给自己缴纳社保,以后有养老金,不用看儿女的白眼。
我又和几个同龄的朋友商量,像我们这个年龄,是买灵活就业社保还是不买的好。
结果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都说费用太高,年年增长,以后每年超过一万多元,15年交满就是64岁,按照现在的政策,职工50岁就可以退休领取退休金,而我才开始缴纳,领的是自己交进去的钱,要领够10年多才能回本,剩下的才是赚到的。算一算,从64岁开始领到到74岁,这十年才能将本金领取完,74岁往后,领到就是赚到,活的越久领的越多。
问题是你能保证自己无病无灾,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到74岁吗?甚至80岁以上?往后的事情谁也难以预料,从45——55岁是疾病高发期,往后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机能下降,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
灵活就业社保缴纳费用并不低,每年增长1000多元的费用,15年下来也要将近15万元,这15万元如果存在银行,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做好理财,每年也有1万元的收入,也可以用做养老金。
47岁,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肩上担子不轻,有单位的人,是单位缴纳大头,个人缴纳小头,灵活就业社保,完全由自己全额缴纳,一点补贴都没有,有许多人说有4050补贴政策。其实我在社保局详细了解过,4050指的是40——50岁有单位,但是单位倒闭破产或者下岗的职工,才能享受4050补贴政策,而灵活就业人员,就是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不能享受这个政策。每年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朋友们都说收入不稳定,生意越来越难做,后面是个未知数,不敢缴纳。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缴纳,不能退保,只能一年一年硬着头皮交下去。
所以,我现在选择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费更低,只是从60岁开始录取,以后领取很少,但是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儿女婚事已经安排好,房车都没有任何问题,你可以购买灵活就业社保,毕竟以后领取养老金高,老年有保证,可以让你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
如果你经济不宽裕,收入不稳定,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还是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比较稳妥,没有经济压力,到老也可以领取养老金,只是杯水车薪,要加上你的存款才能够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人能交五险一金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人能交五险一金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ktdieselpeformance.com/16357.html